好多大學畢業生未投入職場之前就擔心收入低,而近年香港亦有唔少關於打工仔過勞,工作量與薪酬不成正比嘅論調,往往令唔少大學生對投入勞動市場感到不安。工時 長,薪酬與工時不成正比係好多香港打工仔嘅寫照。
JobsDB最新《2020年大專生就業狀況調查報告》於今年8至10月訪問共1,197名本地 大學生及畢業生,本年度大專畢業生首份工作平均月薪為港幣16,077元,較去年調查 嘅港幣16,692元稍降約3.7%,錄得連續兩年下跌。如此嘅數據的確令勞動市場生力軍 卻步,但呢個現象背後嘅原因係咩呢?
單一產業 大學生無法匹配相應學位 即使香港近年的整體教育水平一直上升,大專學額一直增加,亦愈來愈變得多元化,但大學fresh grad嘅薪酬水平並冇追上。呢個現象出現係因為香港嘅產業單一化,令市 場無法匹配上大學生嘅學歷職位。不少大學畢業生無法搵到與自己學科相關嘅工作,
繼而令佢地只好轉投與學科無關,流入低技術嘅市場,因而令大學畢業生嘅平均月薪 下降。
公司營運成本上漲
喺香港營運公司嘅成本過去一直上升,例如香港樓價、租金等上漲一直惹人詬病。香 港嘅樓價更喺《2020全球生活報告》排行第一。當公司需要營運一個辦公室,甚或一 間實體店舖,租金實在佔公司行大部份嘅營運開支。當租金唔可以省卻,人工同工作量卻相對「彈性」時,大學生加入新公司時便會容易成為「被犧牲」嘅一群,以低薪酬完成不對等嘅工作量。
應對:大學畢業生可嘗試為自己搵出路
睇到呢度,都唔洗灰心。其實香港嘅整體經濟結構正在轉變。以往上一輩「一世人打死一份工」再也唔係定律。而香港人對於彈性嘅工作模式接受程度越來越高。半職 (Part time)、自由身工作(或稱「炒散」)變得越來越普遍。大學生無須認為一份高薪厚職先至係成功嘅定義,都毋須認為必須透過穩定工作去定義自己。現時盛行「Slash一族」,正是一種穩定工作以外嘅可能性。你可以因應自己嘅興趣同需要,為自己搵來唔同嘅工作機會同收來源。例如有啲人會選擇一份投入度較少嘅半職工作支持日常開支,然後喺空餘時間為自己嘅興趣同副業實驗,慢慢尋找自己喺市場上嘅定位,喺有一定嘅穩定財政基礎嘅情況下,漸漸為自己創業而實驗。雖然呢類彈性嘅工作模式可能唔及長工穩定,但所謂「有危就有機」,啱啱畢業嘅大學生如果尚未有沉
重嘅經濟眼力,可以嘗試一下另類嘅工作方式。